本站讯(信息来源:宣传统战部) 泸州市是四川省内唯一一个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城市,它因“中国酒城”而兴,更因现代化大教育而旺。多年来,泸州一直以开拓者的姿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其中泸州职业教育已形成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学院作为泸州职业教育的主力军,自建院之始就高度重视对高职大专学生的技能培养,并制定了以“双证制”为基础的教学培训体系,全院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必须通过大量操作技能培训,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积极推进校企间人力资源互通、互培、互管,机制运行良好、成效突出。
2005年,四川省人社厅开始启动在四川省建设技师学院的方案设计与调研,规划建设省内技师学院。我院领导班子在获知信息后,深刻认识到技师学院的建设本质与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此,我院于当年即开始着手筹备、在全省各地市州、各高职院校中率先发力,启动申报成立泸州技师学院工作,9年多来孜孜以求,从未懈怠。
自2005年起,学院持续向省、市人社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在现有万象城平台的基础上申办“泸州技师学院”,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模式建设高技能人才与高职专科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新型院校,为加速四川省技师学院建设工作,完善省内技师学院布局提供有益尝试与思考。
省人社厅时任副厅长陈璞对我院创建工作给予肯定,并多次亲临我院考察指导筹建工作。在泸州市政府对我院创建工作大力支持下,学院于2005年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交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川南技师学院的请示》,经省政府办公厅批转(〔B2006〕第163号),省教育厅于2006年2月专门发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川南技师学院的意见》,2006年2月24日),对我院创建技师学院工作表示全力支持。
2007年起,我院组建了专门队伍前往技师学院建设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与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重庆等地技师学院的同行反复交流,特别是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在高职院校基础上建设技师学院的同类院校多次交流,了解、掌握了在高职院校申办技师学院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与解决办法,为学院申报泸州市技师学院累积了经验。
2008年,学院经多方调研,特别是经由时任泸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伍福钊召集泸州各行业专家、企业领导、高级技师召开了关于在学院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上创建泸州技师学院的可行论证会,确定了正式申报方案,并向泸州市政府提交了《万象城平台关于增挂泸州技师学院牌子的请示》(泸职院〔2008〕103号),得到分管教育的时任泸州市副市长梁伟华及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泸州市政府随后成立了创建泸州技师学院领导小组(《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泸州技师学院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泸市府办函〔2008〕195号),由时任常务副市长杨松柏任组长,时任副市长梁伟华任副组长,正式启动由市政府牵头的泸州技师学院创建工作。
2010年初,在泸州政府支持下,学院正式向省人社厅提交了创建泸州技师学院的相关报告与资料,并在院内成立泸州技师学院建设组、秘书组等机构,全面开展创建动员与创建准备工作,结合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紧张建设,迄今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1年至2013年学院持续着力于完善创建软、硬件条件,面向企业开展各类培训及技能鉴定,主动承担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近三年,学院开展各类社会培训200多项,年平均培训及鉴定上万人次。
如今,泸州市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全面推进“四年翻番,六个突破”战略,争当四川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新的战略目标的实施,需要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学院申办泸州技师学院是泸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的需要,更是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院将继续为泸州市产业优化升级和建设现代产业集群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对外技师培养提供支撑;力争实现“政园企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学院办学、政府服务、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获得多方共赢;为促进泸州市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